辛弃疾的生平简介(李清照评价岳飞)
他是词人,也是将军!他文能横槊赋诗词,武能上马斩贼寇!他被称作,大宋第一古惑仔!他热衷于收复故土,恢复山河,是公认的文人中最能打的,武将中最能写的。他是后世的意难平,一腔热血到老都未曾熄灭半分,却郁郁而死!”
他直到死之前的那一刻,还在高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大宋最为硬核的古惑仔,文采不输李白,杜甫,只是一生也太过遗憾。他如汉朝的霍去病一般,是所有男人心中少年梦的最高写照,沙场点兵,少年意气风发,年少成名,名震四方,武能提枪平天下,是五十人敢对五万人冲锋,夜晚生擒叛徒的少年将军!
文他乃是才华斐然,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女人眼里满是柔情的有才之人!
公元1140年,南宋国土一时之间摇摇欲坠,这个时候的大宋诞生了中兴四将的传奇,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演了一场场惊天动地的保卫战。
但可笑的却是最后以金人不胜而胜,宋人不败而败落下了帷幕,在秦桧的主持下,开始议和,割地,赔款,称臣,两年后又送上了岳飞父子的性命,作为终结!
也在1140年,彼时的山东,彼时的北边领土因为朝廷的骚操作导致已无大将可守,已然全部在金人的统治中,这个时候,一个婴儿出生了,他便是——辛弃疾!
没错,辛弃疾的出生便是金人的统领下,也称之为沦陷区,辛弃疾便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长大。
所以从小,辛弃疾便目睹着大宋百姓是如何遭受金人的屈辱。
而,这里,便要提到对辛弃疾影响很大的人,他的爷爷辛赞!
辛赞是北宋末年的一名进士,运气不好,赶上了靖康之变,后来就在金人的手底下做官,但他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
在辛弃疾很小的时候,辛赞便带着辛弃疾登山望远,他看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山河。
他对辛弃疾说道:“孩子,这些原本都是我们大宋的领土,你长大了,可千万不要忘了消灭这些侵略的金人,收复大宋山河啊!”
在辛赞的影响下,辛弃疾逐渐的长大了,他立志要报效祖国,收复大好河山,于是他开始学习兵法,勤练武术!十四岁,他就以“进京赶考”开始进入燕山去勘察金国地形!十七岁,他又来到燕山,这次他自己画地形图,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从他死时的六十七岁来看,从死前的杀贼来看,他收复河山的念头,足足有五十三年!甚至更久!期间一直未改。
公元1161年秋天,金国又找茬和南宋开打了,西湖醉人,但金人却没有死心,他们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终结宋朝的统治,虽然宋庭软弱,但朝野之间,百姓之间,有血性之人还是不少的,他们在各地方趁机揭竿起义!这其中便包括血气方刚的辛弃疾,他拉了两千多个弟兄,直接领兵宣布起义, 这只年龄不大,但作战勇猛的起义军很快闯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声,但为了起义的力量,辛弃疾决定加入到耿京领导的起义军!
很快,他便因为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名声大震,他虽然没有正统军籍,但为人却豪爽,性子耿直,所以在队伍里有不少人追随,当时,队伍内有个和尚叫义端,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墙头草。他嫌弃自己在营内没有地位,便想着偷走军营内的大印,交给金人,换取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本来义端这算盘打得挺好,偏偏漏算一遭,这军印正好是辛弃疾保管的,于是,他悲剧了。正当他带着大印,脸上带着快意笑容的时候,他的身后,马蹄声震震,他回头一看,这追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辛弃疾!辛弃疾拿着寒光闪闪的长剑,没有理会义端的求饶,搜出大印之后,直接一刀杀了义端和尚!从这里便看出了,辛弃疾的性格,少年果断!热血激昂!
也就在杀了这义端和尚的第二年,金人的首领也被杀了,随着新的金人首领上任,之前要强征大宋百姓五年赋税的政策随之改了,称起义军只要不继续起义,就一概过往不究。在山为寇,下山为民,当时不少起义军直接就散了。辛弃疾看到队伍中的苗头,以及其他起义军的散伙,他感到发自内心的忧愁,他劝说耿京将队伍带到南宋却发展,一同抗金,耿京也同意了,于是辛弃疾直接前往南宋朝廷,作为联络人!而当时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发展到了多少人!足足二十五万的起义军,而由于的金人的反扑,大宋也是被迫迎战,正是难关缺军队的时候,就听到了辛弃疾所说的二十五万生力军,这无疑是救命的军队啊!宋高宗便对着辛弃疾一顿嘉奖,十分激动,当时一切要求都谈妥了,辛弃疾也十分的激动,这一切正朝着他所设想的最好方向去走啊,然而,事实证明,他高兴地太早了!在返回的时候,他却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给杀了,队伍也散了!二十五万的起义军没了!这件事对辛弃疾来说,很是麻烦,没了起义军,带不回二十五万人,又无法证明这二十五万人的确存在过,这就等于放了朝廷的鸽子,可想而知,他以后别想在南宋混了。辛弃疾越想越气,越想越怒,一方面是自己的大哥没了,直接被叛徒杀了,二便是他无法和朝廷交代!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个最直接最逆天的方法!我抓了这叛徒,不就有了一个交代?不就可以为大哥报仇?于是,属于辛弃疾武将生涯中的名场面来了!他点了五十人,要夜擒叛徒张安国!
辛弃疾本就长的高大威猛,一般人和他对视的勇气都没有,好友陈亮形容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夕阳垂下,天边满是橙红的火烧云,而长相高大的辛弃疾怒了,他的面前是五十好汉,他背着长剑,面如虎豹一般让人看的心生畏惧,眼里杀气沸腾!
他端起了碗,杯中盛满酒液!
他看着底下的五十勇士,咬牙切齿的道:“张安国背叛义军,害死了耿大哥,若此人不除,我辛弃疾枉为大宋男儿!”
“太平军听令!”
底下,五十勇士皆是高声喝道:“在!”
他们面色肃然,眼里毫无畏惧。
“随我冲破金军大营,诛杀叛贼张安国!!!”
他喝下碗中的壮行酒,猛然摔下!
随后骑上高头大马,手提长枪,一骑绝尘,身后,五十勇士随他一同冲锋!何为英雄?喝的是壮行酒!做的是令世人不敢置信的事!何谓英雄少年,血气方刚,这便是英雄少年!五十人冲五万人的大营,搁小说中,小说都不敢这样写,但却这样真实的发生了!而且,最离谱的是,辛弃疾还真将正在享受的张安国活捉了!要知道,相比于辛弃疾历史上的评价,文人,词中之龙才居多,但这彪悍的事情却是他干的!
辛弃疾悲,的确悲情,甚至纵观上下五千年,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悲情人物,他悲情的原因就在于,弃疾似去病,但宋皇却非汉武!生在那个朝代是辛弃疾的悲哀,报国无门,被迫归隐,但我们也不得不否认一件事,辛弃疾,辛哥自身的性格也是他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之一!以至于让后世感叹!辛弃疾回到南宋朝廷之后,此事震惊天下,甚至小部分金兵听到辛弃疾的名字就会被吓出一身冷汗,这自然而然的让辛弃疾成功步入南宋的仕途,辛弃疾也不负祖父的众望,他一心想要报效国家,收复国土!在当时他写了两本兵书,其中两本便是《美芹十论》、《九议》,这两本兵书虽然在后来的传颂程度没有那么广,但在当时也是字字珠玑,算上很好的建议,而且辛弃疾自幼在金人的统治下,十四岁的时候便去观测燕山地形,他对兵法的见解是有的!但可惜的是,这两次的建议全都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点的浪花!他虽成功走上了仕途,但当的官员,却都是文职,并不是武将,这让辛弃疾悲愤却又没有办法。
辛弃疾,当之无愧的大宋第一古惑仔,这一点从他的热血,从提剑上马于万人之中取叛徒首级就能看出,他有一腔热血,是十足的暴脾气,这一点,从后世的诗词也能看出来。但凡是伟大的诗人,词人,只要被后世传颂的,基本都是感性大于理性的,所以,他们才能写出要么让你心生豪迈的诗句,要么入你心坎的人生哲理,而辛弃疾,便是感性中的极端!这种性格造就了一个华夏历史上优秀的词中之龙,但却在当时让他自己为这性格买了单,这也是他郁郁不得志的最大原因!辛弃疾,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无数人敬仰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人! 但要命的是,他是一个感性的人,而在官场中,一个词人一旦感性,便是致命的!
根据宋史记载,宋孝宗曾下令让他暂缓对飞虎军的筹建,与岳元帅那会儿的同款金字令牌都下去了,结果,咱们辛哥直接将他藏起来了,反而让大家继续加油干。这操作,若是将辛哥换在岳元帅的位置,好家伙,十二道金字令牌又如何,全给你藏起来,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恐怕燕云十六州早就收复回来了!但在当时,这行为,的确堪称神操作,也可想而知,宋孝宗的反应!
没错,辛弃疾就是这么吊,就是这么生猛,他自然是主战的,虽然大宋官员尿性如此,主和的多,但大宋当时官员主战的也不少。
而宋孝宗本人也是偏向主战的,就是魄力不太行,也没干出什么事,不然他也不会让辛弃疾平定茶商,组建飞虎军!
正如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这便是辛弃疾的性格,豪爽,直接,有啥说啥!不容我拉倒!
但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初心半点未改,也像朱熹出事的那一刻,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去祭拜,但辛哥敢!
他就去了,提着小酒,堂而皇之的前去祭拜!
他做事便是如此,随心而动,直率,坦荡,但这种性格,却容易得罪人。
但他也不畏惧,上至皇帝,下到群臣,辛哥怕谁啊?!
上级好大喜功,没啥本事却升迁,我写词看似是贺词实则是嘲讽,你高中进士,你有裙带关系,我继续写词。
而且又因为他执法太严,太过严苛,所以导致忠臣,奸臣,全都对他不爽。
但他们的确没啥办法,毕竟写词写不过,骂又骂不过,打那更是打不过!
但他们能干嘛,没错,弹劾,于是我辛哥被弹劾了六次,其中就有杀人如草芥,好色,贪财三大罪名!
以至于被贬了三次,启用再弃用再起用,这样反反复复居然在家二十年!
根据记载,辛弃疾有两个侍妾,名为田田和钱钱,这二人皆擅长笔札,她们对辛弃疾的作用便是专门负责写回信,类似于秘书的职责。辛弃疾后来给友人的大多回信,皆是两人执笔。
辛弃疾一生的子女,也大多都不是和这些侍妾生的,且侍妾走的时候,辛弃疾还备足了金钱,所以,好色,实在说不过去。
唯独有一点,便是贪财,辛弃疾所住的位置,当朱熹第一次进入他住处的时候,即便是朱熹都倒抽一口凉气,可见之豪华!
好色,辛弃疾无法否认,毕竟他词中自己还写了送二姬三字,而贪财这一点,没有实证,毕竟辛哥的妻子家室不错,之前为四品官员,俸禄也不少。”
但这些和辛弃疾自身的性格加起来,就让他被奸臣不喜,被忠臣弹劾,所以,这导致,他一直不被重用,让他空有大将之才,却无法收复国土!
而其他可以质疑,但有一点,辛哥的报国,不容置疑!
虽然不被喜欢,但不管是大宋的忠臣,还是奸臣都不得不承认,辛哥是一个全能复合型人才,所以,就出现了哪个地方问题有麻烦,就把辛哥调到哪去!”
之前说的藏起御赐金牌,他便是在那个时
而当时,由于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所以辛弃疾也是被贬,在家呆了十年之久,这段时间,他是没有俸禄的,虽然之前,他乃是四品官员,大宋士大夫俸禄高,但辛弃疾挥金如土,如此大的开销,让贪财成为当时他组建飞虎军被弹劾的最大原因之一。
之前说的藏起御赐金牌,他便是在那个时候创立了“飞虎军”,而飞虎军后来被誉为“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后面一度是长江边境里最勇猛的一支军队,让金人听的闻风丧胆!
派遣出去剿匪,这个换了好几波官员都没有搞定的麻烦事,他仅用了三个月就办妥了,但也因此被弹劾!
据统计,辛弃疾一生竟然被频繁调任了近40次,每一任官职短则几个月,最长也不过两年!”
这便是辛弃疾,即便大宋官员对他不爽,但还是忍不住用他的辛弃疾!
时间是一个很强大的武器,就在这“不是被调任,就是在被调任的路上”,辛弃疾也从那个万人之人擒拿叛徒的少年将军逐渐的变老。
他曾断言,蒙古六十年后必将崛起,大宋定要防备,堪称字字珠玑,字字泣血,从历史来看,他预言对了!
之后的蒙古将金人暴打,蒙古崛起势不可挡!
但在当时,皇帝将他这言视作醉酒之言,群臣笑他,武将不理他,一朝之中,天下之大,竟无人信他!
于是悲愤之下,后世那首著名的水龙吟出现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也明白,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在官场贬官这么些年,他也明白他的作风,思想是不被接受的,也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于是赋闲在家时,便建了房子,给自己取名“稼轩居士”!
六百多首存世之词,词中之龙与其说是辛哥才华横溢,倒不如说,这是赋闲在家,平日无事的高产。
世人都知道辛弃疾写热血豪放、忧国忧民的战地诗是好手。
但谁能想到辛弃疾写田园风光,写这种日常生活,也是一把好手。
诸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种傲娇清丽的婉约诗,便是出自猛男辛弃疾之手。
这便是作者的恐怖,你见到这句诗,眼前浮现的应该是个婉约的女子才对吧。
但谁能想到,这是猛男辛弃疾?
不仅是这种婉约的诗句,辛弃疾还能写田园诗,诸如得空时在乡下人家的悠闲生活,诸如谁家的小屁孩偷懒不干活,躺在溪边的草丛里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有喝醉之后,醉倒在草丛中不愿醒来的情景,这皆是辛弃疾。
诸如此类的词,诗,还有太多太多。
隐居生活即便在惬意,侍妾哪怕在美丽,田园生活哪怕在开心,但少了心中那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滋味就弱了太多太多。
他从未放下对家国的牵挂,他还是好想帮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
更悲哀的是,他发现多年过去,他已经长满了白发,不再是那个挥洒热血的少年将军,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六十七岁的辛弃疾,纵使心中豪情未减半分,但他的身体却已经没了力量,这位前期的少年将军,后期的词中之龙,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的一生都以北伐为己任,梦想的从来都是驰骋疆场,收复山河,但却一生悲哀,后世对辛弃疾,对辛哥更多的评价,是那些让他闻名于世,流芳千古的文章,诗词!
人们会在元宵佳节,念起那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失意时,人们会感叹,会念起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少年心有愁绪时,会念起那首,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诗词文章,词中之龙,这不是辛弃疾的追求,他的一生悲在性格,悲在为人处世,悲在不懂变通。”
但也正是因为,顺其心,不变通,所以才有等了四十四年,临死前仍高声喊着杀贼的辛弃疾。他像是一座青山,即便性格有着一些瑕疵,行为有一些瑕疵,但当我们仰读这座青山的时候,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从万里江山到灯火阑珊,却不改初心,满腔热血的少年身影,其实,一直都没有变。他,至死依旧是少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