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的寓意和象征(鲸鱼取一个诗意的名字)
对于人类来说, 连太阳光都无法到达的海洋深处是神秘且未知的 ,这里生活着许多长得与陆地生物截然不同的物种。这些生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只能依靠浮游生物和从海面沉降下来的食物生存,而海水的不同水层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所以这些食物到达海底的时候,数量已经很少了。所以海底的生物数量非常少, 但是偶尔它们也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加餐”,那就是鲸落。
Tips: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在英文里,鲸落的含义仅仅是“鲸鱼落下” ,而在我国,人们经常给鲸落赋予浪漫而又肃穆的色彩,文学作品中也有“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因为鲸鱼体型庞大,寿命也很长,在人类眼里,这种生物具有一种超越自然的神性。 2020年4月2日,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了鲸落。
什么是鲸落
鲸落指的就是鲸鱼死亡后沉没到海底,它们的尸体能够为深水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在海底深处的生物都依靠海面落下的营养物质生活,这些营养物质非常细碎,和我们看到的雪花很像,因此又被称为“ 海洋雪”。 当鲸鱼的尸体沉没到海底时,就能够为这些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对它们来说,这和天上掉馅饼没有什么区别。
Tips: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
世界上的鲸鱼大致可以分为 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不同种类的鲸鱼在体型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体型较小的鲸鱼只有1米,体型大的则能够达到30多米。 并不是所有鲸鱼都能够形成鲸落,只有那些体重超过30吨的鲸鱼死亡后才能够经过重重水层,落到超过一千米的海底深处。
在这里,它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为海洋深处的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提供能量,从而增加海底生物的多样性。
Tips: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出现在35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在整个动物界中属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
鲸鱼的尸体十分巨大,需要很多年才能够分解。但是在它死亡后不久, 尸身就会开始腐烂,并且从内部产生气体 。 这种气体会使鲸鱼的尸体膨胀并且浮上水面,变成鲨鱼和海鸟的食物 。但最终,这个已经死去多时的庞大生物还是会慢慢下沉, 最终在海床上停下来 。
鲸鱼在沉没的过程中能够为不同水层的海洋生物提供营养 ,科学家们把鲸落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移动清道夫阶段。“清道夫”本身指的是 负责清洁街道的工人,在这个阶段中,盲鳗、鲨鱼以及一些甲壳类生物会将鲸鱼尸体上的柔软部分吃掉,类似于“清理”鲸鱼的尸骸,因此得名 。
Tips:鲨鱼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纲Chondrichthyes,板鳃亚纲,海生,少数种类进入淡水,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鱼类。
它们每天消耗的物质重量大约是40到60公斤。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和鲸鱼体型的大小有关, 体型巨大的鲸鱼可能需要长达2年,但最少也要4个月。
第二个阶段是机会主义者阶段。进入到这个阶段后, 机会种就能够很好地适应鲸鱼尸体上的环境,它们在鲸鱼的尸骨和上面积聚的沉淀物中生活并定居。 机会种指的是那些能够在临时环境里生活有限时长的生物,一般具有体型微小、分布扩散快的特点。 机会种一般都是一些无脊椎动物 ,它们能够在鲸鱼的尸体上生存栖息, 同时以鲸鱼剩下的尸骸为食 。这个阶段可以持续数个月,时间长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4.5年。
Tips: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
在第三个化能自养阶段, 厌氧菌会分解鲸鱼骨骼中的脂质 ,它们会在这个过程中逐 渐释放出硫化氢气体,为之后硫细菌在这里生活奠定基础。 硫细菌并不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的,而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产生能量。 这种细菌可以为蛤、贻贝和海蜗牛提供营养。
在这个阶段, 鲸鱼尸骨上的生物种群非常多样化,科学家曾经在一具鲸鱼的尸骨上发现了190多种不同的海底生物。 同时,这些种群可以在这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鲸鱼的骨骼中含有丰富的脂质,大概占据体重的4%到6%,所以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非常漫长,可以达到50年甚至100年。
Tips: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也叫厌气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进入到最后一个 礁岩阶段时,鲸鱼尸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耗尽,只剩下矿物质还留在骨骼里 ,这时,它就会沉到海底, 变成供海底生物生活的礁岩 。鲸落可以滋养整个深海生物生态系统, 从大型食腐动物到微观细菌都能够享受到鲸落带来的好处。
在鲸落被充分了解之前,人们认为出现冷泉和热液喷口的生物多样性只会存在于这两个地方,在这里,硫化氢和甲烷会通过周围生物的化能作用逸出。
Tips:生物礁体组成的礁石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其它造礁生物如石灰质藻类,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堆积而成的礁体。
但是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鲸落也为这些特殊生物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 鲸落又和海底冷泉、热液一同被称为深海中的“生命绿洲”。
为什么人类现在才发现鲸落
2020年4月2日, 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了鲸落 。这个鲸落的位置在南海水下深度约1600米的地方,长度约为3米。 在科学家发现它的时候,还有生物在撕扯尾部的鲸肉 。根据科学家对这个鲸落的观察,大致可以辨别出它属于 齿鲸 ,是鸟嘴鲸的可能性很大。
Tips:齿鲸具有牙齿, 齿呈圆锥状, 齿数不等, 最少的仅具独齿, 最多的有几十颗牙齿。种类多。外鼻孔一个,头骨左右不对称。
如果我们靠得足够近,就能看到鲸落附近生活着虾类、蠕虫等生物 ,在它的尾部还残留着没被蚕食干净的组织。据此,科学家判断,这只鲸鱼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不久之前,因为这个鲸落还处在移动清道夫阶段。
自然条件下的鲸落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科学家们几乎没有机会研究这些自然沉没在海洋中的鲸鱼。 这个罕见并不是说鲸落本身罕见,而是我们 人类太难发现鲸落的存在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把那些搁浅在岸上死亡的鲸鱼故意沉没在某个特定的位置,然后再进行观察和研究。
Tips:清道夫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但这种鱼在国内没有天敌,因为皮肤非常的硬,而且极易存活,并且大量繁殖,挤占本土鱼类生存空间。
实际上, 在海洋中,生物死亡后坠入海底的现象并不特殊 。因为海洋中存在着很多大型生物,鲸鱼只是其中一种。 比如海洋里还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 ,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鲸鲨有12.65米长,21.5公吨重。这样的生物在死后,也会慢慢沉降到海底 。只是它们无法像鲸鱼那样,用自己的尸体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这么丰富的营养物质。
在捕鲸活动开始之前,蓝鲸的数量大约有20万只。但随着人类捕猎活动的展开, 蓝鲸的数量大幅度减少。 截止2002年,科学家估计,全球的蓝鲸数量大约在5000到12000只之间。除了蓝鲸之外,其他种类的大型鲸鱼也遭到了人类的大量捕杀,包括抹香鲸、露脊鲸等等, 它们曾经都是数量庞大的种群,但现在也面临灭绝的风险。
Tips:鲸鲨Rhincodon typus ,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
鲸鱼数量变得稀少是人们难以寻找到鲸落的原因之一,但在此之前,一定还有许多已经形成的鲸落,而鲸落持续的时间又很长,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我们找到呢?据科学家说, 目前人类在全世界找到的自然鲸落也只有50个而已 。
此前有科学家根据各项数据进行推测,认为在灰鲸迁徙的路上存在一定数量的鲸落,在那片海域中, 平均每8000平方千米就应该存在一个鲸落,而且两个鲸落之间的距离最大不会超过10公里。但是对人类而言,海洋的面积实在是太过宽广了,更何况还需要探测到超过1000米的深度。 为了达到高效的探查目的,人类通常都会先分析各项相关数据,然后再通过对比选取一些具有科考价值的点位进行探查。
Tips: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
比如曾经 我国在对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探查时 ,一共执行了84个科学考察任务,主要是对海沟中不同深度的生物进行样本采集。凭人类现在的技术,想要把整个海底全部探查一遍是不可能的事情。鲸鱼庞大的体型决定了它们的活动范围也不会小。
通常情况下, 一种生物的生活区域是由食物的数量决定的,如果这个区域内的食物不够它饱腹,那么它就会继续扩张自己的生活区域。 像鲸鱼这样巨大的生物自然需要大量的食物,蓝鲸仅仅一天就需要吃下数吨食物。而且,活动范围变大之后, 鲸鱼死亡后产生鲸落的地点就会变得十分随机,没有规律可循 。在如此庞大的海洋中寻找一条几米、十几米的鲸鱼,无异于大海捞针。
Tips: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质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除此之外, 并不是所有鲸鱼死后都会形成鲸落 。有些鲸鱼会被困在世界各地的海岸上,尽管人们尝试拯救它们,但由于没有水的浮力托起它们的身体,鲸鱼自身的重量很快就会使它们的内脏在重压之下碎裂。
我国在南海首次发现的鲸落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不难看出,鲸落对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首 先就是鲸落能够为海洋中的很多生物提供营养和能量 ,这些生物中不仅包括无脊椎动物和鱼类, 还有微生物 。由于微生物所需的食物非常少,所以即便经过漫长的沉没,剩下的鲸鱼尸骸都能够养活大量的微生物。
Tips: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新陈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主要的作用是机体的构成,提供能量。
鲸落还能够为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提供栖息地,丰富了海洋中的生态环境。尽管海洋是辽阔而宽广的,但是在鲸落形成的地方, 仍然能够由一些钻孔生物和附着生物形成小型的生态系统 。鲸落为它们提供了庇护所和营养物质,让这些生物能够发挥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鲸落还能够促进有机物从海洋上层向下层运输,这个作用和海洋雪类似,能够帮助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汲取更多营养, 同时促进化能自养细菌产生能量。在海洋中, 鲸落属于一个相当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这里还能产生一些新的物种,科学家们把它们称为新生物种,因为他们还没有在除了鲸落之外的生态系统里发现这些物种。
Tips:生态系统理论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至今, 科学家们已经在鲸落中发现了129种新生物种 ,这极大地丰富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鲸鱼死后并非沉没在海底才具有价值, 那些搁浅在岸上死亡的鲸鱼除了被人类用作沉没实验之外,还能够为陆地上的生物提供食物。 其中包括哺乳动物、食腐鸟类以及生活在陆地上的无脊椎动物, 这扩大了营养和能量从海洋到陆地的动态转化。
除了鲸落之外, 鲸鱼本身也具有极高的生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例如,鲸鱼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提供能量,其中就包括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 。据统计,这些浮游植物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了370亿吨,这相当于4个亚马逊雨林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同时,地球大气中有50%到85%的氧气都是这些浮游植物制造的。
Tips: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科学家认为, 南海这个鲸落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的生态系统、对鲸落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长期观察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深海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对这些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
小结
鲸落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我们用来渲染文艺气息的一个词语,我们更应该注重其背后的生态问题。
Tips:联合国于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2021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由于人类此前毫无节制地大规模捕杀,鲸鱼的数量已经大不如前,许多种群的生存境况变得岌岌可危。目前,科学家还无法确定鲸落消失后会给海洋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人类不及时反思、做出补救行动,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
评论